新聞中心
7月18日,中新集團旗下中新綠發與新加坡氣候影響交易所(Climate Impact X,簡稱CIX)、星展銀行簽訂合作備忘錄,共同推進國際碳資產開發和交易,服務中外企業、助力全球低碳轉型。
2025/07/21在張家港市鳳凰鎮的西南一隅,有一個關于江南桃源的故事悄然綻放——“中新·鷙山桃花源”。這不僅是中新集團與鳳凰鎮攜手共繪的田園詩篇,更是新時代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。
如今,中新海虞花園城內已有多個住宅、學校、商業綜合體竣工投用,主要道路、景觀設施對外開放,一座“產業發達、配套完善、環境優美、社會和諧”的常熟北部宜居宜業小城市正在海虞加速崛起。
中新昆承湖園區位于常熟高新區,規劃總面積約46.4平方公里。未來,合作區將形成“一湖十島”的空間布局,重點打造數字科技和新能源兩大主導產業,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,努力建設蘇州北部低碳創新城。
崢嶸六載,逐夢前行。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,承載著中新品牌“走出去”重要使命,借鑒創新、復制推廣中新合作的成功經驗,奮輯爭先、厚積薄發,當初的“低小散亂差”現已蝶變重生,一座“產業發達、配套完善、綠色低碳、開放創新”的未來之城即將拔地而起。
持續看好蘇州,不斷增資擴產。今年是蘇州昆嶺薄膜工業有限公司開業二十周年,11月21日,蘇州昆嶺BOPP/BOPE新產線投產啟動儀式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。
1000多年前,滁州醉翁亭、蘇州滄浪亭,同期名揚天下,有“醉翁系滄浪,歐蘇共風流”的美譽。2012年4月28日,由中新集團與滁州市政府合作開發的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(原蘇滁現代產業園)項目正式開工。數年間,中新蘇滁高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已成為長三角一體化深度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樣本。
時光如水,白駒過隙。回望過去,在歷史的坐標軸里,2009年前的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是長江北岸的一隅“灘涂農田”。以中新集團為平臺,歷經15年“園區經驗”源源不斷的傾囊相授,昔日“江畔農田”已蝶變成跨江融合發展“試驗田”。
中新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,圍繞立足蘇州、深耕長三角、適度探索“一帶一路”的布局戰略,自2009年起“走出去”輸出“園區經驗”。目前,已開發運營蘇錫通科技產業園區、中新蘇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、中新嘉善現代產業園、蘇銀產業園、中新昆承湖園區等產城融合園區。
中新集團作為中新合作載體,堅守中新初心、落實中新兩國領導的期望,結合自身市場化發展需求,圍繞國家長三角一體化、東西部協作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,從2009年開始“走出去”發展,不斷復制中新合作成功經驗,推動各走出去園區實現“產業發達、配套完善、綠色低碳、開放創新”的高水平產城融合,更高水平推進中新合作。